法华要义妙法莲华,畅佛本怀;所说经中,法华第一。诸佛智慧,难解难入;幽固玄奥,莫能测知。六万余言,总归八字;开示悟入,权实迹本。开方便门,唯一说三;示真实相,会三归一;悟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6
一切法门不离止观二门止生定,观生慧。止曰奢摩他,观曰毗婆舍那。止:分为有所止和无所止的修法。有所止以一善法门为所缘,如呼吸、佛号或咒等。无所止即无所住,明了、如如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3
佛教在线福建讯 为隆重庆祝建党94周年,强化政治思想建设,加强党的知识学习教育,提升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营造厅机关全民阅读良好氛围,福建省民族宗教厅于6月25日
佛像知识时间:2025-06-17
【天台小止观】讲解第二十七集释成观法师讲于 台北大毘卢寺2010年3月5日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须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3
释慧彻:初期修行中的误区误区一:贪多,读很多经 经者,径也,路线的意思,我们去一个地方,得有个目标,走过一定的路程,就像渡河,从此岸到彼岸,要有个工具,学佛也是
金玉良言时间:2025-04-13
9月5日报道,鲜红的血旺,晶莹剔透的鹌鹑蛋,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粗看是一桌让人垂涎欲滴的满汉全席,仔细看是原来他们是由一堆色彩斑斓的石头组成。5日,文殊坊天晟园展厅
文玩杂项时间:2025-04-11
第十七集第十九定轮: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以前在承天寺的广钦和尚,他禅定功夫特别好,经常半个月、几个月的入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0
第二十三集不知爱者,真生死故爱是生死根、生死本。你还被佛法、涅槃、开悟、悟、证所左右,所惑乱。很多人对世间已经漠不关心了,但是一听有什么大法、大利,能三天成佛,眼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0
所知依分第二在总标纲要分中已经把线索标出来了,现在还得详细地说明。标题“所知依分第二”中的“所知依”,就是阿赖耶。“第二”是次序,第一是总标纲要,第二是所知依。看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5
讲题:佛学讲座一89主讲:普献法师地点:士林公民会馆日期:98 年7 月25 日大致说来,我们众生养成的习惯是因为我们有散乱心,我们都是追求种种执着,有些贪财、有些贪色、有些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这十大佛教经典,非常适合我们初期学佛的人!人们往往用“浩如烟海”或“汗牛充栋”等词汇来形容佛经数量之多。对于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来说,面对如此浩瀚的经典,难免望洋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3-02
第二章 本书的内容和任务第一节 从佛法跟非佛法差别的标准说到本书的内容和任务佛教跟外道的不同,凡有三说:①主见论,即最古的主张,谓承认三法印的即佛教徒,反之即外道;②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一、念佛须明真理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妄念。怎断妄念?莫如念佛,念佛者:以一念而制多念,以净念而代染念。日久功纯,即有念而达无念,念既无,云何妄?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为判府蒋枢密开讲要义白话(宋)元照凡夫白话译‘为判府蒋枢密开讲要义\’是宋朝元照法师,应官宦之请,而讲解戒律,他并把比丘戒律,加以简略介绍。为判府蒋枢密开讲要义如来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摩诃达那散尽家财老大徒伤悲11~10少壮不积蓄不修清净行如池边老鹭无鱼空叹息摩诃达那是富翁之子,年轻时喜欢吃喝玩乐,与一位千金小姐结婚后,这位千金小姐也只知道挥霍享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新娘的爱恋寂静涅槃最乐15~6无火如贪欲无恶如瞋恨无苦如五蕴无乐如寂静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他去参加一场婚礼。新郎一直看着新娘,非常兴奋,无心款待客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1
给孤独长者之子初果进入圣者之流13~12一统大地的国王得生天界的天人主宰宇宙的天王不及初果者殊胜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给孤独长者的儿子卡拉。卡拉不喜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1
先吃饱再闻法最大的苦痛和最上的快乐15~7饥为难受病业为最大苦如是如实知涅槃最上乐佛陀在阿拉维村时,有一天看到一个穷人正在寻找走失的公牛。这时村子的人已经开始要供养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1
真谛所译的《婆薮盘豆法师传》记载了瑜伽行派的两位大师无着(asanga)、世亲(vasubandhu)的家世生平以及修学弘化的经历,是一部珍贵的佛教史文献。本文依据《婆薮盘豆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生日不称觞之要义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由少而壮而老,一弹指顷耳。故逢喜庆事则言贺,忧凶事则言吊。独于生辰寿诞不言贺而言祝者,何也?以人生寿命随其时而渐减,非可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7
岁末子夜探法义──对〈无私的风险与诱惑〉的回应释昭慧谢谢Spring的回应,我本是在睡前想收信一下,怕延误了重要公事的处理,但妳的论述十分精彩,让我精神为之一振。妳的观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1
【天台小止观】讲解第三十三集释成观法师讲于 台北大毘卢寺2010年4月23日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悔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1
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要义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之中,有许多包含极大智慧的经典名句。譬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再如:无我相、无人相、无众
布衣百姓时间:2024-05-30
止观的实质《道次第》建构的实修理路,指导我们将本论阐述的各个法门落实于心行。一切教理能否在心行上产生作用,归根结底,不外乎止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经教都是为止观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2
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下)思想概要万有分类瑜伽行派将一切法分为五类, 共一百种。 此五类是﹕ 一、色法, 指有质碍及变化的物质, 共有十一种。 二、心法, 指八识, 是精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时间:2024-03-28
锦屏隆里古城守寺庙的王大叔说:这几天来拜佛的信教人员络绎不绝,但烧香烧纸都能自觉遵守寺庙规定,垃圾乱丢的少了,扫地一天只要两次就可以了,有时候来拜佛的人员看我在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1-24
达真堪布:学佛初期应该希求世间的福德吗? 有的人经济条件不好,家庭环境不好,身体不好,想通过学佛改变。或者认识到做人,六道轮回都比较痛苦,然后要往生。带着这些想法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14
达真堪布:学佛初期应该希求世间的福德和往生的功德吗?问:有的人经济条件不好,家庭环境不好,身体不好,想通过学佛改变。或者认识到做人,六道轮回都比较痛苦,然后要往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4
达真堪布:学佛初期应该希求世间福德吗 达真堪布:学佛初期应该希求世间福德吗问:有的人经济条件不好,家庭环境不好,身体不好,想通过学佛改变。或者认识到做人,六道轮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4
开展民间外交玄奘留印期间与印度各阶层人士都有广泛接触和交往,虚怀若谷,不耻下问。上至国王,王公贵族,下至僧人、平民。他学养深邃,以学为主,以教会友,以理服人和与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时间:2023-07-31
高明道老师:谈谈「止观等持」(上)最近于某读书会因缘下,看到两位佛研所毕业、多闻博学的伙伴讨论起「止观等持」一句,场面精彩,令人欢喜。不过,当我得知该句「在中国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31
高明道老师:谈谈「止观等持」(下)再看《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 (下)》,就发现杨郁文老师此处另起 一段,补了一句牵涉到「止观等持」的 话说:「佛教之『心无漏学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31
虔诵《大悲咒》的感应事迹 初期癌症诵咒而愈 徐味勤我虽生于小康的家庭,但幼年时母亲就逝世,又生逢战乱的时代,既不能享受温饱的生活,也不曾受到母爱的滋润。年纪还小就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2
止观(佛教解释)禅定属功德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属福德边。福德可以给人,功德不能给人,亦如财物可以赠送他人,聪明智慧无法赠送他人,功德是自己专有的。宝志公为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9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为了掌握西藏自治区常住人口健康基本情况,提高西藏农牧民干部群众的健康水平,9月10日,国家院士专家进藏义诊暨“西
坛城新闻时间:2023-07-04
网络上有人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止观是什么吗?止观在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止观是佛法八万四千法当中修禅习定的一种法门,属于修法,不属于修行。止观法门也非常多,如数息
好好学佛时间:2022-08-11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性,还有自身素质的结合。我们对下一代的教导和自身幸福,要有全面之妙法,使他们和己身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得到幸福。
方海权时间:2021-09-17
念佛就是在修止观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观,是修大乘摩诃衍的止观啊!一般我们从当下下手来看,当我们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心系着这句名号,就不会再去想五欲六尘的事情,这
大安法师时间:2021-04-07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何为止?就是遮止一切境界之相。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会系心一处,而不会去攀缘五欲六尘。这句佛号念得清楚,听得清楚,想得
大安法师时间:2021-02-10
问:有的人经济条件不好,家庭环境不好,身体不好,想通过学佛改变。或者认识到做人,六道轮回都比较痛苦,然后要往生。带着这些想法学佛,是不是还没有脱离有所求?是不是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一念不生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0
问:说到财布施,我们到路边给乞丐布施,朋友说到那些乞丐是骗子,指出明知是骗子而财布施行为不合适。我们的财布施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但如是骗子,我们三宝弟子所作的财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0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