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大师的书,从而接触到佛教,一下子明白了,人生应该着意的地方在那里,应该用力的地方在那里,当时内心中出现了某些转变,让我知道人生应该用力的地方。
那时候没想出家,但是我知道,人生应该用力的在自己的人格、在心地、在自己所能够掌握的,外在的环境没有办法把握。
而自己的人格、内在的心地、德行的把握呢,他可以产生非常大的力量,也可以说产生无穷的力量。我看了弘一大师传之后,就得到这样一个启发。
得到这样一个启发之后呢,同时也认识了一个北大的朋友,他应该说是老师,比我高五届,北大人口研究所的,他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
他认识我师父,他到广济寺去,向我介绍那里非常清净。我说那你带我去吧,后来我们就到广济寺去。
还记得是90年的冬天,去广济寺,我第一次去,我们师父感冒了。一直到现在,在我印象里,好像那也就是我第一次见他重感冒。
师父精力非常充沛,而且工作量非常大,那样呢,我就在广济寺,没有见到师父,但是见到很多法师,妙华法师,现在在江西南昌的纯一法师,还有普陀山的德明法师,现在的当家师演觉法师等等。
由此认识了很多出家人,经常周末去找他们,到他们那里去闲聊天,那么中午在那里混点儿饭吃,斋饭,广济寺那里经常打斋,礼拜天,免费的,如果没有打斋,师父们也很慈悲,打饭给我们吃。
我非常感恩这些寺里的善知识,还有其他一些法师,对我都有恩,对我很有耐心,那时候自己是很毛糙的,也不懂佛教的规矩。
后来我又到法源寺,认识传印老和尚,我很早就见到传印老和尚,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他很自在,每次去他都在那里喝茶、磕瓜子,他说:哎,来来,这个这个茶很好,这个瓜子很好。
每次我一去,他都这样,然后送一些书给我们,我从他那里得到一些佛教书,比如宣化上人万佛城的那个功课本,普贤行愿品,金刚经,药师经,观音普门品。那些经,特别是普贤行愿品,给我很大的震撼。
我也得到台湾过去道源法师,他的一个佛七讲话。我拿回去读,读了以后,我就念阿弥陀佛,在宿舍里面,念阿弥陀佛,我那以前是很瘦的,念佛念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就胖了。当然出家以后,又瘦了。
那次,念了以后,身体就感到很轻安,心里非常宁静,原来心里很烦躁、很迷惘,这时逐渐沉淀下来,我知道我该做什么。
我在宿舍里面是睡上铺,所以经常自己一个人在上铺盘着腿在那打坐,念阿弥陀佛,而且自己当时有一套理论,觉得阿弥陀佛是一个电台,我这里要接受他的电磁波。
后来看看,哎,别的法师也有这么讲的,看来我的理解还没错。所以我念阿弥陀佛,念一阵以后,很有感触,身心有很大的感受,以后呢,心态有很大的转变。
晚上经常做梦,梦见和一些出家人在一起,从来没见过的和尚,有中国的、有时候有印度的,或者晚上做梦,梦见到寺庙去,所以人的心发生很大的变化。
梦是虚幻的,大家知道,它是我们意识,或者深层意识,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浮现。但是这个梦,它有时候会影响我们的人格、或者生活,这个影响不是别的,不是说我们一定按照梦里说的去做。
梦它改变我们的心境。我们在白天的生活,因为一个人骂我们、打我们,会影响我们的心态;在梦里骂我们、打我们,同样会影响我们的心态。
我们在梦里或者是得到一些启发,得到一些慈悲的感受,或其它的感受,同样会影响我们的心态,我是这样理解。
在学佛之初,这些感受就使自己升起很大的出离心,好像觉得知道自己以后应该作什么,自己应该去做和尚。
原来始终不清楚自己应该去做什么,要找工作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也从来没有想过怎样去养家糊口什么,没有想过这些。这下明白了原来自己是要作和尚的,我要去当和尚,所以那时我拿定这种主意了。
但是我开始也没有想到到柏林寺来,没有这么早,我是24岁出家,当时盘算说,因为根据我家里的情况,要很早出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算计着,看来我还要工作一段时间,成个家,给父母生一个儿子之类的。
然后我就想着弘一大师39岁出家,我想我要是40岁的话,应该也差不多,那时是这样打算的,那么后来就认识我们师父了,去他那里很多,接触到一些善知识。
像四川的陈兵老师,我很早就见到他,就在师父那里,我还记得那天的谈话,记得很清楚。还有台湾的耕云先生,过来传播安祥禅,我在法源寺听过他的讲演,那一切我历历在目。
所以认识师父以后呢,在91年的冬天,他就带我到这里来。他说这里有一个寺院,我以为是这里有一个很完整的寺院,什么都有。
他说我们柏林寺要打佛七,他是说打禅七,我记得很清楚,一听说禅七我就很上劲。
我那时候学打坐,学双盘。在学校里里面,也和那个在一起双盘,比赛看谁盘的时间长。
我说好我去,然后寒假我就没有回家。我就到这里来参加,是佛七,念佛七,念阿弥陀佛。
那么每只香坐的时间也不太长,就40分钟,而我在学校的时候,在北大我可以一次盘一个小时,没有问题。
但是念佛七它是一天坐到晚呐,第一天我就知道厉害啦。哎呀,受不了,腿受不了,而且身心受到很大的考验,各种烦躁都出来了。
我那时候来,只有前面这个塔,北面有一些过去师范学校占用柏林寺,他们在五六十年代修的很陈旧的砖瓦房。
我们师父就用这些砖瓦房,作佛堂、作餐厅、作宿舍,我们就住在那些砖瓦房里面,打佛七。非常荒凉,没有这些道路,没有石头,鼻子、眼睛,都没有,前面一个门,外面是个很大的垃圾坑,在冬天一刮风,满院子飞,都是风沙。
但是这一切,给我深深的印象,就是我从喧闹的北京来,北京很喧闹,各种信息、各种噪音,各种其他的景象啊,分散我的注意力,我在那里感不到有什么特殊的、吸引我的心灵,很神圣、很崇高的东西。
到这里来,条件很艰苦,厕所也是那样的,很原始,那么,伙食呢,也不怎么样,但是因为我一向不注意伙食,我也想不起来,那时伙食是什么样的,肯定是不如北京好。
但这一切形成一个很大的反差,这里的物质条件很差,这里的人,出家人也只有十几个,但是那种精神面貌、精神状态,他们所想的,所做的却很高尚。
还有师父在北京的时候,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学者。很儒雅,编杂志,但到这里来以后呢,把袈裟一穿,念经,嗯,另外一种形象出现了,和尚的形象。
这种形象他是很有力的,他是不以外在的社会舆论、社会评价为转移的,就是一种好像是安心念经,这种味道,给我很大的震撼。
那么在吃饭的时候,他表堂,就是在吃饭的时候,给大家讲几句,现在有什么事情要注意,什么工作要做,里面所显示的那种在比较差的环境下的那种理想,给我很大的震撼,使我对这里产生很大的信心。
我也觉得这里好像很破,很荒凉,但是有一种生机感。因此呢,也没有怎么想,简单的想法,就是我就到这里来出家挺好,就是这样的。
那么回家以后,跟父母商量,商量他们不同意呀,肯定不同意。当时我就说,算了,不同意我就缓一缓吧。到92年这个大殿落成我来的时候,触景生情,不能缓了,先出家再说。
因为释迦牟尼佛出家也没有跟父母商量,而且我们的那个师爷,虚云老和尚出家也是一样的,所以我给自己找的理由就是这样的,先出吧,出了再说,就这样出家了。当然讲到这一点,后来父母又找到我,我的心是不动的。后来他们也慢慢被我转化了。
我当时有一个信念,只要自己坚定不移做了,他们一定会理解我,因为我的父母是真正爱我的,他们知道这个真正对我有好处,他们一定会支持的,他们反对是因为他们不理解。
他们怕我挨冻啊、挨饿呀,是不是在社会上受了很多委屈呀,我说没有受什么委屈,等等呀,这个心态,他们并不一定是反对佛教,他是出于慈爱。
我母亲看我很坚定,她也没办法。我的决心很强啊,所以他们就被动接受,被动接受两三年以后呢,就主动接受了,现在也都成了佛教徒。
我母亲有一次跟我讲,她说我出家是对的,因为后来我弟弟又成家,又结婚生孩子,然后又吵架,哎呀,在家很烦恼,所以说后来他们也就不管了。我出家的情况大致就是这样。
那么在自己的身心上呢,就是我出家以前,能够感受到坐禅的快乐,坐禅给自己带来的清凉,使我对世间的五欲,不再留恋。
我知道在我们的身心里面,有更加强大、更加真实、不依赖于外在条件的快乐,这一切出家以后能够更好的去实践它。
这一切也是比较实际的一些力量。然后呢,我毕业以后,在北京一个中学也住了一年。
那里呢,实际上是非常安静的。没有什么太多工作,讲完课就可以自己学习和打坐。所以我那时候自己实际上是非常安静的。在办公室打坐也非常多。出家以后反而很忙了。
但出家以后,我也渐渐的明白,出家人有他的责任、他的义务,他要去奉献。他要跟现在这个时代的众生一起,承受佛教现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因此我出家以后,在很长时间,说心里话,我没有任何念头,我没有任何理想,说我想作什么,我没有任何想法。
我只是服从僧团给我的安排,服从师父给我的安排,让我做什么,我就全力以赴去做,什么也不想。那么很长时间,我没有自己的东西,一直到现在,应该说也是没有。
不过从出家以前对出家生活的想象来说呢,还是倾向于我出家以后能够很悠闲自在的自己念念经、打打坐,能够在修证上马上有所成果,这个倒是经常会想起来。然而后来出家以后的因缘,看起来不是这样,所以我就服从因缘的安排。
刚才有个营员问到,皈依三宝以后的信心问题。信心是我们修行从开始到结束,贯穿始终的问题,在成佛以前,都会有疑惑。只是疑惑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粗有细,佛教不反对我们疑,孔子也讲困而知之。盲目的信,没有理解的信,是脆弱的、没有力量的。如果我们有疑惑,然后再学习,去了解,我们得到的,是真的。我们信仰也会更有力量。
佛教是欢迎疑惑,不过这种疑惑应该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不是完全封闭否定的,应该是开放式的。说让我再去看看,去了解,去试验一下,去体验一下,之后再下结论。你刚才讲得对,皈依三宝会有助于你更快地解决这些疑惑,解决心里的谜团。
戊子禅七法会起七法语(2008年12月12日)悲欣交集又一年,无门关外浪滔天,衲僧端坐孤峰顶,得失度外体安然。诸位同参,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一切诸法,生生灭灭,刹那不停,我人身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5
我常常讲,修行,很重要的是学习让自己更勇敢、更有勇气。有勇气不是让你去跟人家吵架或打架,而是当困难来到你面前的时候,你能有勇气直面它。当你五蕴炽盛、烦恼丛生的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5
弟子:平时我本来比较快乐,但是爸爸妈妈吵架就会影响我的情绪。请问师父,我怎样做他们才能不吵架呢?师父:会影响到你的情绪的,那一定都是你的功课。如果你对爸爸妈妈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5
一个居士叫妙融,她头疼了30年,原因是前世作为出家人曾经毁坏法器,这个居士自己写的经历:我认识这个居士,我曾经亲自听仁达法师说过她的事情,我觉得很有必要写出来,与大众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5
跟十二生肖有没有关系?生辰八字多少有关的,但我们通常都想反了,为什么?你是这个个性的人,才会在这个时间出生。换言之,你是什么命,你就适合在这个时辰、在这一年这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5
略说寺院生活仪轨(2007年7月19日)所谓寺院生活的仪轨,就是我们在寺院里生活的时候,在思想、语言、行为等方面要遵守的一些规矩。你们有机会到寺院里来体验几天生活,不管是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4
在纯空法师书法展开幕式上的讲话明海2004 年 12 月 4 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文学艺术界的朋友、各位居士:大家吉祥!这次书画展我们已筹备了很长时间,今天终于顺利开展。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4
2002年7月20日于观音殿前在夏令营期间学习坐禅的时间是有限的,只安排两个晚上。夏令营手册里面有关于坐禅的内容,请大家回去以后把这本书好好地看看。这两个晚上,我们只能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4
素食改变世界—— 将“卫赛节”定为“全球素食日”的设想明 海一佛教传入中国汉地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起,中国汉传佛教的信徒就倡行素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4
甲申年起七法语( 2004 年 12 月 26 日 )纷纷瑞雪降禅林,衲子勇猛魔外惊。尘劫迷梦刹那彻,六道神光今日亲。念起念落需觑破,幻来幻去勿当真。佛祖恩德报有日,生擒毒龙庆太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4
为广照、果万、广箐、万休等八位禅人掩关法语(乙酉年佛欢喜日)尘劳迥出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古德云:欲明此事,须得大死一番。此所谓大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4
《茶之六度》明海大和尚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3
弟子问:有这样一句话,外在世界都是内在世界的呈现。如果我们看到别人的问题,就是自己内心的事。比如,我看到他人很吝啬,是不是我自己也有吝啬的成分?师父答:是啊!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3
各位师父,各位居士,大家好!今天是正月十五叫元宵节,在传统又叫上元节,今天也是个团圆的日子,我们现在听到外面的鞭炮,也可以想像世俗的人,各家各户围坐在一起,所以我们今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3
什么是五戒?五戒的内容,简单地讲,第一条不杀生,佛教的戒律非常严谨,就像行为科学,它可以分析,今天没有时间展开讲。比如不杀生,它会在行为环节上,做一种细的解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3
每个人一生中都曾出现或四面楚歌陷入绝境,或肝肠寸断万念俱灰,或感觉生命毫无意义,甚至到想自绝的地步。佛教是不允许自杀的,它可能会有恶道的果报。你要知道,即便结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妙容尼师的出家因缘我出生在一个极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双方家境均差, 庆幸的是母亲是在一个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且遵奉东方传统道德的家庭中长成。这可能与外婆家祖上极有关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07
很久以前,古印度有一对以歌舞伎乐谋生的夫妇,育有一女,名青莲华。青莲华不仅相貌庄严,世所稀有,黠慧聪明,令人折服;并且才华出眾,具足当时妇女所应具备的六十四种才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财产田园,生活过得很好,勤俭劳动,自种菜蔬出卖作零用。妻年轻貌美,好吃懒作,和野汉子私通。蔡虽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拥有最富丽堂皇的陈设,美轮美奂的住宅,以及种种精美的资生之具。如是众多高贵的物资,倘若有人向他乞求,菩萨毫不犹豫的立刻赠送他。菩萨修布施法门,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3
“般若”是什么?般若是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的核心。他讲了二十二年,这门课。“阿含”十二年,小学;“方等”八年,这中学;“般若”二十二年,这大学;最后“法华”八年,那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8
道坚法师:我想发起拒绝向出家师父敬酒的活动,请大家支持!道坚法师本人出家十多年来,接触汉藏南传佛教,发现南传与藏传佛教对僧人的定位比较准,即专业的传道者和修道者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7-29
体恒法师答:出家就是脱离世俗的身份,进入僧团的组织。僧团是一个以出离生活为基本特征并承担佛法传承使命的团体,僧团的特征决定了僧人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无论是内在或是外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8
佛说法度二王出家缘佛陀时代,有两位国王彼此不和,经常发动军队,互相袭击,危害百姓甚深。当时,波斯匿王看到这两位国王常为瞋心所绊,处于生死流转之中,不可自拔,心生
佛典故事时间:2024-07-23
七岁出家证得果位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名曰增长的大国王统率军队杀尽整个释迦族人,阿难尊者的妹妹夫妇亦未幸免,唯留两个孤儿流落于迦毗罗卫城的街头。无依无靠,无家可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18
顺治皇帝出家之迷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在叔父摄政王多尔衮辅佐下即了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多尔衮独断专行,多智多谋。只有在其病逝后,顺治才开始摆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09
说戒酒不容易,其实是没下决心而已。我可以告诉大家戒酒的亲身经验:以前我爱喝酒,若论酒量不大也不小,一两瓶高梁喝下去,脸不红、神不乱。后来在大陆要离开家乡时,母亲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师父,曾经堕胎该怎么办?堕胎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我们身边大多数的女性都有过堕胎的经历。而堕胎这个行为,无论是出于男人或女人的决定,若是在知情又默许的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6
因果不空指的是因缘果报,不会凭空消失。在唯识思想中,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的观念,就是有因有果,果又成为新因的因果相续理论。种子起现行,就像是自然界的种子发芽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6
在过往的经验中,你肯定会遇到相当多不容易、让你很伤心、很失望的事。但也许就是因为这种伤心和失望的状态,让你有机会遇到佛法。曾经有一位居士跟我说:师父,您知不知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6
很多人在忏悔法会的时候,一面拜一面哭,觉得自己太不应该,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过分了,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糟糕了,最好老妈就没有把我生下来。这么强烈的自我责备的意图,但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5
我是一名科学工作者。从小时候到大学,经历过一些难以理解,诡异的事情,在我对生命的概念刻下了许多疑惑的烙印,最奇怪也最深刻的莫过于生死的体验了,也就是现在的科学名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6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来时胡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4-05
原本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大家白天无忧无虑地玩耍,晚上一起躺在妈妈胸前,暖暖的怀抱让我们沉浸温柔的梦乡。一天,我们正吸吮着甘甜的乳汁,突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22
劝君早办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在明朝,有个人叫罗洪先,他特别有才华,二十多岁就高中状元。(以前中状元极不容易,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还难。)他为人正直,因看到官
佛教知识时间:2024-03-19
佛在世时,一次行脚到王舍城竹林精舍。那天精舍里聚集了很多比丘弟子,佛陀在开示说道时,忽然间,外面传来一阵吵杂的声音。佛陀就对阿难说:「你去外面看一下,到底外面的声音是
证严法师故事时间:2024-03-14
我籍贯是台北人,但是在高雄出生。父亲来高雄拆船,那时家里的环境比较好,小时候常做梦,甚至有一段时间每晚都梦到一个出家人站在床头看我,我心想大概是我常跑去田里捉鱼,所以
海涛法师故事时间:2024-03-14
还想知道前世吗?这孩子竟是外祖父转世,无法忍受伦常颠倒而出家轮回转世的记载,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清代文人李庆辰就曾记录过这样一则真实的轮回案例。 在粤东地区,也
布衣百姓时间:2024-03-05
佛陀在故乡迦毗罗卫国,随缘方便地说几次佛法,这些菩提种子,逐渐地在人内心中发芽,跟随净饭大王左右的人,以及释迦族中佛陀的王弟等,都想披剃出家。净饭大王的心中,是
星云法师时间:2024-03-03
从此,净饭大王又在太子的宫中,增添更多的财宝、美女,他想用这些来不分昼夜地娱乐太子的心,但是,太子对这些一点留恋的心情都没有,每天他都为老病死而忧患而烦恼!他好
星云法师时间:2024-03-02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次,舍卫城外的粪池里出现一只奇形怪状的大虫,它的头是比丘头,身体却是一条大虫,身上还长满了细细长长的小虫,不停地在它身上蠕动,吸食它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2-17
近日,世界佛教总部发布 20200103 号公告《学的不是本尊认可的经书法本,难以成就》,首次向全球佛教界公开指出,祖师们传承下来的许多传统课诵法本存在严重问题,乃至僧侣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17
相传黄檗希运在各地宣扬佛法,到了家乡却没有告诉他的母亲。他的母亲听说后就去追他,一直追到河边。这时黄檗希运禅师已经上船,而且船已经开动了,母亲情急跳到河里,不幸溺水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15
那天,突然传来一个消息:你剃度出家了!我顿时感慨万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是喜悦的眼泪,也带点离别的惆怅。直到今天我终于明白,你以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今天的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07
恒迦达出家的故事如果真要出家,是谁也障碍不了的,不是父母妻子放不下你,不让你去出家,而是你自己放不下世俗的恩爱,没有勇气做一个舍家离欲辞亲割爱的出家人。能否出家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时间:2024-01-30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中的“小太阳”,是家庭围绕的中心。这个“小太阳”生在幸福里,长在阳光下,活在蜜罐里,享受着满满的爱与满满的幸福。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20
六月二十七日开示佛未出世时,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的外道,印度计有九十六种,谓外道六师,各有十五弟子,师弟之数相加,共九十六也。又称九十五种外道者,谓九十六种中,有
佛经论著时间: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