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净法师: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一个居士诉说:一块学佛的一个同修出于嫉妒心理,散布谣言诽谤自己,为此和她吵过几次,也托人捎话给她,可她还是不改,因此想找人在街上拦住揍她一顿。清净讲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6
-
道坚法师:佛教是非盈利单位,因而不需要竞争
佛教是非盈利单位,因而不需要竞争——兼答loyu8848问道坚法师loyu8848问:新时代佛教如何和其他教竞争?中国佛教协会和各寺庙的关系该如何制造和力?答:佛教是一个非盈利单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7
-
宣化上人:不要打妄语,也不要讲人的是非
【又诸罪人。备受众苦。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复有铁鹰啖罪
宣化上人时间:2025-06-17
-
高僧告诉你!说人是非本身就是一种恶念
高僧告诉你!说人是非本身就是一种恶念编者按:六祖大师曾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印光大师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3-07
-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一天 发之于心还之于心
佛七讲话 第五集七十八年第二期第一天 发之于心还之于心经上说,有两种念佛,一种是观想念佛,一种是持名念佛。净土宗初到中国的时候,多修观想。善导和尚以后,就修持名念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5
-
净土法门法师: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
背后说人是非,隐藏着惊人的因果!
俗话说天机不可泄露,佛门里也有不可说,别人告诉你什么事情,你不能随便到处散播流传,不能泄露他人的机密。或许有人会质疑,与人交流不告诉所知,如何取得信任?你在与人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5
-
净土法门法语:他们两个在讲是非,妖魔鬼怪来了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过失,最大的障碍,就是传播是非,修行人为什么不成就?在一块,你听听,所讲的都是是非长短。前面我看到有一则公案,我也跟诸位提起过。它说有一个修禅定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8
-
星云大师:如何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29
-
当感情面临决裂的时候,如何挽回感情?
其实有一些人可能会觉得他们同样会在生活当中遇到一些感情方面的问题,但是如何才能够在感情开始绝对的时候,突然之间去挽回自己的一份感情,这是非常的讲究技巧的,因为对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5
-
星云大师:如何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
星云法师时间:2024-06-29
-
如何能无视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
佛答时间:2024-05-24
-
面临丈夫背叛夫妻情尽,她如何走出我执挂碍,放下烦恼?
编者按:陶行知说:“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文中的主人公曾沉溺于情,前夫的背叛让她尝尽了羞辱、难堪、伤心与痛苦,也让她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24
-
善意存于心 众生是菩萨
善意存于心 众生是菩萨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佛家以慈悲为本,所谓慈即爱护众生,有给众生以安乐的心;而怜悯众生,有拔除众生痛苦之心,则为
佛典寓言时间:2024-03-30
-
善意存于心
善意存于心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佛家以慈悲为本,所谓慈即爱护众生,有给众生以安乐的心;而怜悯众生,有拔除众生痛苦之心,则为悲。观世音菩
佛典寓言时间:2024-03-30
-
执着是非必生过患——读《世法哲言》所感
南无羌佛《世法哲言》教言:“是非由或自论,凡事之非,莫可于执,著之抗言之斗,自度非业加盛,终至入患,由是之道故面是非切勿挂怀”。记得佛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14
-
面对是非,修行人应该怎么做?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是非,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为人生而不同,正如这个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同的世界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24
-
索达吉堪布:刚皈依的居士会面临更多各方面的压力,该如何走好学佛这条路?
索达吉堪布:刚皈依的居士会面临更多各方面的压力,该如何走好学佛这条路?问:现在生活压力好像越来越大,人们也更加忙碌,刚皈依的佛教居士,会面临更多各方面的压力,该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3
-
星云法师:处理是非的方法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虽然到处可见,不过所谓“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只要我们懂得处理是非,自然不会受其干扰。处理是非的方法,有下列四点: 一、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2
-
[拉珍文集] 举起你智慧的金刚锤(一)第一锤 ——砸世相是非
举起你智慧的金刚锤(一)拉珍今晨,一喜欢玩闹的师兄路过我的书桌,看见这个题目就开玩笑说:“哈哈,金刚锤都抡上了,你这是要砸谁啊?”我笑答:“砸愚痴,砸邪见!”师
拉珍文集时间:2023-08-12
-
素于身静于心 一南的“天厨妙香”素食品
创业是种性格,吃素是片爱心;学校授予知识,文化予人智慧。 这是一南的人生感悟,简单纯粹却又耐人寻味。纵观她的创业之路,由曾对人生、对事业的迷茫、彷徨到有朝一日的豁
素食创业时间:2023-08-09
-
把外来的是非作为烦恼,是名为阴魔
《世法哲言》(十九)阴魔之出是为生气,视他之非而为烦恼,实乃暗敌自伤,何涂他人之皮毛耳。《楞严经》上有五十种阴魔之说。什么叫阴魔?这里说的阴魔就是把自己对自己生
世法哲言时间:2023-08-04
-
善待动物关乎公平正义与是非
彼得.辛格教授撰写的《动物解放》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价值中心教授彼得.辛格认为: 善待动物关乎公平正义与是非可以想像,一段时间以后,关于归真堂事件的讨论会渐渐平息
素食护生时间:2023-07-27
-
星云大师宽心:远离是非烦恼
星云大师宽心:远离是非烦恼有一次,我在日本的日光东照神宫,看到雕梁上端刻有三只猴子:一只掩着眼睛,一只猴子捺着耳朵,一只猴子捂着嘴。我忽然领悟到:这三只猴子象征
汉传人物时间:2023-07-22
-
济群法师: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
济群法师: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问: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 济群法师答:佛法中,“是”就是真实、正确的;“非”,则是颠倒、错误的。如果这一认识符合宇宙人生真相,就
佛学常识时间:2023-06-19
-
不要因外来的是非起烦恼
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自己非常生气,而那位惹我们生气之人却毫无所觉。上大学时有一段时间流行看琼瑶小说,我也一时着迷,看得不愿释手,晚上宿舍熄灯了便开着床头灯在被
好好学佛时间:2022-09-29
-
佛陀说法_世法哲言(二) 不执是非
是非由或自论,凡事之非,莫可于执,著之抗言之斗,自度非业加盛,终至入患,由是之道故面是非切勿挂怀。所有是非之本体都是不可执著的,它只能给人们带来坏处,只会给人们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16
-
世人对杨振宁的是非评论,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对于杨振宁的为人在很多人嘴里褒贬不一,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莫过于一种说法:“当初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不回国,现在祖国发展好了他也回来养老了”。这个现今世界上最伟大的
好好学佛时间:2022-09-01
-
广钦老和尚:本来没是非,你先说出来,便是是非、造口业
★如果还“着相”,就还“在性”(任性)。不知道还有什么性要跑出来,好的?坏的?教你们吃、住、穿要简单,随便就好,有的人就会说:“老人(指老和尚)没福气,吃不动,叫我
环环素食时间:2022-06-13
-
“计较”生是非,“无视”己清静
有些事无需计较,时间会证明一切;有些人无需去看,道不同不相为谋。世间事,世人度;人间理,人自悟。面对伤害,微微一笑是豁达;面对辱骂,不去理会是一种超凡。忍耐不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2-05-02
-
一切是非纷争的根源
生命有很多不解之谜。古往今来,人们不停地追问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困惑,也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终极问题。因为我们最在乎、最关注的就是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2-04-04
-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
若每天都会看见众生过失或是非,那就要赶快去忏悔,因为这就是业障。所以要先这样认为,别人的不好都是我的缺点,他非即我非,同体名大悲,所以妈妈看到儿子有缺点妈妈心痛
海涛法师时间:2021-10-12
-
别人与你谈论是非,该如何对待
某某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众是非,且往往耗去很多时间,今天又是如此。等某某师走后,广钦老和尚就对传某师说:别人来与你谈论是非,我们唯唯诺诺就好,不去参与
广钦老和尚时间:2021-09-23
-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与你又何干?只要审察自己有无过失,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别人的行为好,我们心里
广钦老和尚时间:2021-08-28
-
要有择法眼,才能明是非辨善恶
若无《楞严经》,就没有正法。魔王和佛斗法,佛用定力胜过魔王的神通力。魔王对佛说:我现在没有办法胜过你,可是等将来,你的弟子定力不够,知见不正的时候,我就钻到你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1-07-21
-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怀海是福州籍的著名高僧,长乐龙泉寺为其剃度出家祖庭。他创制了中国化的佛教戒律,史称百丈立清规。其中,丛林规则的二十条,常为现代人引用,如:烦恼以忍辱为菩提,
本性法师时间:2021-07-11
-
学佛人要闭是非之嘴,开念佛之口
释迦牟尼佛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说,在末法时期法欲灭时,我们修行人要想有成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必须要遵守。如果你遵守这个原则,依教奉行,你这一生必定成
其他文章时间:2021-06-16
-
如何理解「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百丈大智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中说: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有人对此就表示不理解了。因为遇到被冤枉或者被误解的情况时,平常人的反应是立刻出声为自己申
皆仁法师时间:2021-05-14
-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牛头山法融禅师,润州延陵人也。姓韦氏。年十九,学通经史。寻阅大部般若,晓达真空。忽一日叹曰: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遂隐茅山
其他文章时间:2021-05-11
-
是非以不辩为解脱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修行若不能忍辱,面对批评、恶骂、挫折或逆境,便气沮意丧,只喜欢他人顺从己意,眼睛喜欢看好东西,耳朵要听美言等,这类人没有
衍慈法师时间:2021-05-11
-
闲居之地是非多,如何才能不畏人间舆论
闲居之地, 指视昭然, 吾虽掩之甚密, 文之甚巧, 而肺肝早露, 终难自欺, 被人觑破, 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闲居之地,就是独居的地方。指视昭然,十目所视,十指所
广行法师时间:2021-02-27
-
生命面临着两个抉择
你的生命面临着两个抉择:第一个,你把你今生布施、持戒的善业全部会归到娑婆世界。那么你身为一个资粮位的菩萨,你还得要面对你过去的烦恼跟业力,你必须要承当你过去的错
净界法师时间:2021-02-08
-
如何能够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
星云大师时间:2021-02-05
-
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
问:应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迷惑?如何搞好团结?大安法师答:学佛人的人我是非实际上很多佛教的寺院、机构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这也是末法众生的一个特点:有人的地方
大安法师时间:2021-01-02
-
讥呵僧众过失,说僧团是非,将自失善利
若见是非之事,不得讥诃。若发言嫌责者,自失善利,非入寺之行。若见到僧团中有是非的事情,不得讥诃。谁跟谁好、谁跟谁不好,或者谁的行为不如法等等,这都不是居士们该谈
良因法师时间:2020-11-12
-
为何要在是非烦恼面前去争辩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是非麻烦,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往往采用火上浇油的方式,结果事与愿违,徒生烦恼。寺院中常说:丛林以无事为兴盛,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其实,对于生活
宗性法师时间:2020-11-10
-
净空法师答:请问如何才能常随佛学,又不会面临这种困扰?
问:老法师说过,学经教要趁年轻,在记忆力尚好的时候全心投入,并且不能离开讲台太久。如果出了家,不能常有这样殊胜的因缘,而又必须随顺僧团里的生活型态,可能就面临学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5
-
净化我们的语言,减少口舌是非
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起很多麻烦。佛教有所谓的妄语,不论是一般人喜欢听的虚伪奉承、空洞修饰,或是讨厌听的刺激、辱骂、讥讽的言语,以及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毁与誉不动于心
我们生活在世间,周围肯定有喜欢你的,也有讨厌你的;肯定有赞叹你的,也肯定有诽谤你的。其实,无论是喜欢、赞叹还是诽谤、讨厌,都跟你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不会因为他喜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逆境与是非
逆境、是非来临,心中要持一宽字。世间没有一样很容易的事。没有逆境的事,不值得我们作为人生的灯塔。逆境在佛教中称为增上缘,碰到逆境来,应心生感激可遇不可求啊! 逆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