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鹤壁付运海居士…… 认识了鹤壁市同道齐志军,从而走上了正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先后阅读了《金刚经》、《心经》、《圆觉经》、《楞严经》等几部经典佛经,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真理,认识到众生本自清净圆满,只因一念无明迷失了本性,生起妄心,在六道轮回中流转,不能自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6
宣化上人开示:“不生不灭的自性”摘自:《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二浅释 当尔之时,阿难及在会诸大众,听闻佛所教诲后,心和身都非常舒适自在。又回想无始劫以来,失去自己本有真心,而妄认尘缘分别影事,作为真实,尽在六根六尘里面,做虚妄之
宣化上人时间:2025-10-06
第六章 第二节 从《大佛顶首楞严经》谈起第二节 从《大佛顶首楞严经》谈起一、虚空藏菩萨修行在楞严经中第五卷,释迦摩尼佛问诸大弟子们,讲讲如何修行圆通法门以及方便进入三摩地境界的方法,当时虚空藏菩萨讲解如何在定光佛所明心见性开悟的过程,这跟大圆满法的彻却
楞严经讲解时间:2025-09-28
正文:《楞严经》的观音修法究竟如何?许多人都马马虎虎,随便翻过,不大留意。现在特地抽印出来给大家参考,一起研读一下。首先看看经文:【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1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浅释》专辑(八)宣化上人讲述1.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2.世尊,假若这前缘,即前尘之色空等物象是见性,那么就应当有个目标,有个表现,才可以指陈出来。但根本是无形状,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18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浅释》专辑(第二卷终)宣化上人讲述1. 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2. 如果说能见的自性和光明是不同的,那么掺杂在一起,当然失去它本来的样子,亦失去见性和光明本来的名字。好像水和土掺杂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18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选辑(五)1. 阿难见佛。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2. 文殊师利菩萨,将阿难带回,阿难迷梦初醒,见佛即顶礼悲泣(悲泣是悲至极点,泣不成声,形容人悲痛之极),恨即悔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17
南怀瑾:楞严经大义指要叙 言在这个大时代里,一切都在变,变动之中,自然乱象纷陈。"变乱使凡百俱废,因之,事事都须从头整理。专就文化而言,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时代的要求,实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是任重而道远的,要能耐得凄凉,甘于寂寞,在默默无闻中,散播无形的种子
楞严经讲解时间:2025-09-17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选辑(九)1. 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2. 什么缘故呢?好像有人,用标志来作记号,说这里是中间的位置。可是如果你从东方看时,则标志是在西方,从南方看时,则标志是在北方。表体既然混乱,不能表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17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选辑(一)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浅释1)在佛教里,所有的经典,都很重要,但是楞严经更为重要。凡是有楞严经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2)楞严经是佛的真身,楞严经是佛的舍利,楞严经是佛的塔庙。所有的佛教徒,必须拿出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17
信众: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须要加一些经咒之类吗?大安法师: 用凡夫的知见来觉得都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看净土经典怎么说的。《楞严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言:“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你只要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7
高僧打坐入定时会没有脉搏 这是真的吗?禅定中的初禅是什么境界?(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寂戒法师) 【经典原文】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楞严经》 【注释】这三胜流是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就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13
众生的别业和同分妄见节自《楞严经浅释》一国人的“同分妄见”和单单一个人的“别业妄见”,这都是虚妄的见。在《楞严经》里,有一段文是讨论二种颠倒妄见的。什么是二种颠倒妄见呢?第一是“众生别业妄见”。别业就是和其他人不同的,也可以说是“别分的妄见”。别业,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01
《楞严经》绝对是真经《楞严经》是真经,而不是伪经,如果有错误,我愿堕拔舌地狱。今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阿弥陀佛圣诞,我要对十方诸佛发一个誓愿,发什么誓愿呢?我所发的愿,是关于《楞严经》真伪的问题。近来有几个博士和学者们,批评《楞严经》不是释迦牟尼佛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01
问:诵楞严咒前,是否要先学《楞严经》?圣空法师:要不要?不要。先诵楞严咒,后学《楞严经》,这是佛教的。你要去看《楞严经》,才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要先诵楞严咒?我已经讲过了,必须我们的散乱心停止,进入止观,你才能看懂《楞严经》。要不的话,你拿起《楞严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修学楞严的回向文里有一句叫上来现前清净众。那我们问问自己是不是清净的人,如果每个人都清净,就称为清净大众。如果你不清净,来诵咒语,学习《楞严经》,你就听不明白。就好像我现在讲解《楞严经》的这些义理,大家可能觉得很茫然,好像听的很模糊,根本没办法去领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摘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有此咒地,悉皆销灭:在有〈楞严咒〉的地方,这所有一切不吉祥的事情、一切的灾难,都消灭了。十二由旬:在十二由旬内,成结界地:怎么叫“结界地”呢?譬如我们在这个地方念〈楞严咒〉,冲着东西南北向哪一面念,在这十二由旬内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30
宗律,姓杨,四川人。生而颖异,夙具慧根。幼年出家贵州某寺。民国十三年,依度厄法师听楞严经、起信论等。未几,随度师至金陵普照庵,入资生莲社,专修净行,以西方为归,六时礼念,恳苦翘勤。十六年,返贵州,睹法门腐败,遂为之振作。十七年夏,于山东某寺讲地藏经,圆满,偶感微疾,
净土圣贤录时间:2025-08-28
德堂,字天然,湖南清泉刘氏子。幼颖悟,抱出世愿。崇礼观音,而喜趺坐。光绪丙申年,二十三岁,出家南岳磨镜台,海岸长老座下为徒孙。寻诣上林寺受具戒。旋逢默庵法师讲楞严经,及生无生论,于祝圣寺,乃奋志研究。屏居数年,三藏奥旨,无不契悟,而律学尤最。乙巳游浙,礼舍利于阿育
净土圣贤录时间:2025-08-28
沈咸,字稚咸,吴江人。少颖异,弱冠补诸生。性纯孝,父母相继殁,哀毁骨立。偶阅弥陀、楞严诸大乘经,有省。参谒云栖大师归,乃除荤腥,屏居邑之水西庵,专修净土,日诵佛号五万声,寒暑无间。复庄书楞严经,以荐母。尝与僧渊鉴,结净土会,邑中人多从而化焉。忽一日,谓其子妇曰,吾世
净土圣贤录时间:2025-08-24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